close

 




 


盛噶仁波切的快樂之道  --- 3 月號健康雜誌100 ( 摘錄 )    


編 :  我們該怎要做, 才可以減少生活中的煩惱 ?      



盛噶仁波切 :
  其實, 有很多方法可以減少生活中的煩惱.
比如說, 我們不為生活中瑣碎的事情爭得面紅耳赤, 也暫時將面子拋開,
多一點忍讓和寬容, 你絕對是這場小爭吵的贏家, 也是好心情的受益者.

有時候我們要學會放棄一些現實中如同絆腳石一樣的不良品質, 捨棄了這些我們才能更好地經營我們的家園, 從而使我們慢慢遠離煩惱.
沒有心靈寄託和信仰的人往往會容易空虛和煩惱, 因為他沒有內心有力的依靠和能安慰和調節自己心靈的能力.
年復一年, 本身工作日益繁忙, 再加上計較一些瑣事, 使身心更加疲憊和脆弱, 以致於對事情畏首畏尾, 煩惱叢生.

一個一心從善, 容易滿足容易感動的人, 他會明白怎樣對待事情, 怎樣擺正心態, 怎樣讓自己快樂, 生活就像是被掌控在自己手裡, 可以隨機應變, 也可以從容自如, 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和祥和.





編 : 能夠過著幸福的生活是很多人的願望, 您也一樣嗎 ?

盛噶仁波切 :  我的願望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不論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一定要幫助更多的人擺脫困境.
每個人都喜歡幸福的東西, 沒有人喜歡會令自己痛苦的東西, 但是卻沒有知道, 幸福怎樣去尋找? 卻沒有知道這幸福的種子怎樣去種, 沒有人懂得去種幸福的種子. 幸福的種子應該怎樣去種? 健康的種子應該怎樣去種?

是因為你從去關心一個無論你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開始, 你就是健康的, 幸福的.

對有些人來說. 擁有愛情便是幸福;  對另一些人來說, 升官發財或實現自己既定的目標, 便是幸福.
我們對幸福的種種不同認識都沒錯, 只要你能感受到幸福, 你也就獲得了幸福.
當你在尋找幸福時, 不妨問問你的心, 幸福在哪裡?
別問別人, 也別期盼別人帶給你幸福, 只要照顧好你自己的心, 就可以開出幸福之花.

佛經告訴我們, 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 我們和眾生都曾經相遇, 所以社會本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關心和愛護身邊的人.

生命給於我們愛與被愛的權利, 當我們的愛心傳遞給別人的時候, 我們也會感受到被愛的溫暖, 這是一種幸福快樂的良性迴圈.

我們用愛心和善良裝扮我們的人生, 用一顆醇美的心境調製快樂, 用一顆平常的心懂得享受幸福, 這樣我們才會發現從未有的生活樂趣.

愛心也就是佛家所說的慈悲心懷, 而佛經對慈悲的解釋是: [ 給予別人快樂, 分擔別人的悲苦.]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 很痛苦, 會悲傷.
所以我不羨慕任何人, 因為我要追求的, 我的希望是, 不管是怎樣身分 背景, 年齡, 性別的人, 都可以共同得到幸福和快樂.

同時我要傳法, 讓大家都知道, 這個法是可以讓大家在未來的生命, 未來的輪迴中, 得到幸福和快樂的, 法會給大家一個方向.

當我們遇到任何一件事情, 首先面對它, 然後去接受它, 處理它, 然後慢慢放棄它, 沒有執著地放棄, 這就是佛法告訴我們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mela 潘宓柆 的頭像
    Pamela 潘宓柆

    彩虹心虹彩 我要你幸福

    Pamela 潘宓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